正确、客观地认识客观现实,对情绪及身心的变化进行良好的认知评价是认知辅导的基本思想。认知辅导,其意义在于解决大学生积极适应(适应学习、适应生存、适应社会规范)和主动发展(发展智能、发展创造性、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两方面的问题。认知辅导对大学生的情绪疏导主要是通过帮助大学生识别、检验、矫正曲解的概念、不合理的信念和想法来纠正其不良认知,引导大学生掌握自我调适方法以建构正确认知。 1 、帮助大学生发现并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在认知辅导中,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的不良认知,并针对其现象通过讨论或创设一定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分析产生原因。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客观分析及亲身体验其认知曲解,使情绪困扰者的信念、想法或想象得不到事实证据支持,从而否定其信念的真实性,改变其原认知。 案例一:求助者小刘是地理系二年级的一名女生。第一次来咨询时情绪很低落,说自己想退学,原因是“宿舍里的同学都讨厌她!班里也没有人喜欢她!”据求助者自述,她不愿参加宿舍及班里的很多集体活动,特别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所以大伙不喜欢自己。她感到呆在这里孤独,想退学回家。当问及是否还有什么地方使得同学们讨厌她时,她自己也说不上来。(分析:一般来说,作为一名大学生,适当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是理所当然的,但仅仅因为不愿参一些集体活动就会使别人讨厌也不大可能。)为了帮助求助者证实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咨询员鼓励她主动向社友及同学们调查了解情况。先从跟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开始,然后再了解跟自己关系很一般的同学。两周后,来咨询时她说自己问了十来个同学,都说“你每次都不愿主动参加我们的活动,还以为是你这个人性格内向,不愿和我们交往,所以也就很少打搅你。”最后,咨询员和她谈了一些有关大学同学如何相处的问题,并鼓励她积极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这样有利于她将来走入社会,小刘很赞同。 2 、帮助大学生重建概念 在认知辅导中,通过改变大学生观察理解问题的角度,或赋予问题另一种不同的解释,促使其重新进行选择,从而改变其态度和行为。概念重建,首先是对其行为问题要重新定义,即通过对其行为的说明,取代原先的观念。可从接近情绪困扰者的认知框架的解释开始,逐渐移向完全不同的解释,最后达到认知的明显改变。也就是通过用假设和协商,引导其认识原先认知的错误或信念与客观证据的矛盾,从而使认知得以重建。其次是“条件重建法”。是指一个似乎是不好的事物,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是好的和有利的。再次是 “意义重建法”。是指给情绪困扰者的心理问题给予一种有利的解释,而不是要求其立即有较大的行为改变。由于其心理问题取得了积极的含义,其痛苦体验将减轻。对于失败或挫折的情境可以采用“意义重建法”。例如,爱迪生研究做电灯泡的方法时,在数千次失败后又一次遭到了失败,别人问他,这次是不是失败了。他说他没有“失败”,而是又知道了一种不能做成电灯泡的方法。这样,“失败”对他又成了一次“收获”。 案例二:小王是外语系大三年级学生,初次来咨询时,一进们就说“老师,我很倒霉!我很孤独!我有时甚至有自杀的念头!”通过交谈得知他原来有很多好朋友,干啥都有信心,平时还经常和同学们一块出去爬山,在一起聊天,打扑克什么的。自从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查出自己患有肺结核后,基本上没有人和他玩了,大家都远离他,上课时没人坐他旁边。因此,他感到很孤独,什么也不想干,觉得活着没意思!(分析:一个人在身体不舒服时最需要别人的关怀和帮助,而作为学生,离家远,很难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同学们有的也想帮助他,但又怕被传染,所以很少和他接触。这样一来,他难免会感到孤独无助,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通过交谈,咨询员帮助他重新建立新的观念 : 首先,对于现代医学来说,结核是可以得到很好治疗的;其次,同学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怕被传染,而不是对他本人有什么看法;另外,他可以在此期间集中精力学英语,争取早日通过专业过级考试。 3 、帮助大学生领悟自身的问题 领悟,是指对自身问题本质的理解,即情绪困扰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的内在本质。促进领悟的常用方法之一是解释。一般来说,解释应在其有了接受新的解释的准备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应有利于增强其解决问题的信心,提高其应对能力,有利于改变其认知。在认知辅导中,要力戒强加于学生的、消极的、武断的解释,应引导学生自己作出新的解释将更加有效。解释的方式,应从接近其认知框架之处开始,逐渐向远离其认知框架的方向拓展,直到其认知发生显著改变。 案例三:小梅长相一般,个头不高,刚来咨询时,她的情绪非常低落。她说“我是天底下最无用的人!再也没有比我差的人了!”后来了解到,她来自农村,而宿舍里的同学大部分都来自城市,有两个舍友虽也来自农村,但家庭条件比自己好,而且其他舍友都比自己长得漂亮!(分析: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对自己的穿着和长相很关注,由于过多地关注自己的不足之处,往往掩盖了自己的优点,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咨询员建议她将自己的所有优缺点都列出来,能想到的都写下来,下次咨询时一并带来。一周后,从她写的来看,除了“家庭条件不好,长得不好看,有时会发脾气外”也说不上有其它的缺点。相比之下,“学习好、体育好、能吃苦、还准备考研”都是她的优点。接下来的咨询中重点放在引导她认识自己,使她真正认识到家庭出生和长相是不随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努力打造自己才是关键。再说,家庭出生和长相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通过咨询,小王对自己有了信心,并准备报考某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4 、指导大学生进行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 内部语言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一些学生由于缺乏适应性认知中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缺乏积极的自我指导,习惯于不断用内部言语重复某种不合理观念,导致无法排解的心理困扰,并由此形成心里定势。所以,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其目的在于建立起大学生积极的自我信念或适应性认知中介。其关键在于重复,只要将这类积极信念重复地对自己阐明,并使其熔化进自己的信念系统,就能成为支配其行为的规则了。 案例四:小李是数学系大一新生,他说自己不喜欢上英语课,要不是怕被老师逮到,他就很可能逃课。他又说英语很重要,要是放弃,不但对找工作不利,而且还会影响到学位证,所以对此很着急。通过交谈得知他不喜欢上英语课,是因为自己高考时英语考了全班倒数第一,而现在的英语老师上课时经常提问,自己好几次都回答不上来,所以现在就不喜欢上这门课。(分析:高考在全班成绩最差,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差,对自己没有信心。再加上几次问题都没有回答上来,更加强化了心中的负性想法。)通过几次讨论,咨询员指导其使用“自我对话”的方法:每次上英语课之前,自己对自己说“我虽然基础差了点,但我对自己有信心!我一定会坚持上好这节课的。”经过多次咨询,小李逐渐能在课堂上主动发言,虽然有的问题回答的不太准确,但他说“我相信自己”。 总之,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与情绪困扰多由其不良认知所产生。又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故认知辅导应采取个别或小组或班级等不同的积极引导形式,矫正其非理性思想信念及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并帮助其修正认知结构,掌握归因方法,学会正确认知,掌握合理的认知策略,可不同程度地解除情绪困扰,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促进其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