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交流合作  校友之家  表格下载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生工作>>成长辅导>>正文
 第九章 网络心理与调适
2017年05月19日 00:00 佚名  本站原创

第九章 网络心理与调适

 我们的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今天网民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学习、购物,而且可以在网上交友、聊天、开会,甚至玩游戏、赌博等,互联网正在改变网民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生具有创造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始终是新生事物的促进派, 在网络大潮汹涌而来的网络时代,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们自然也不甘落后,始终扮演着互联网忠实追随者的角色,一直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大军。但是,一方面,“技术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 “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追求刺激、喜欢娱乐,自我控制力较弱,这些特点又容易使他们沉迷于网络,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中网瘾症就是最为明显的一类新生心理疾病。我们常常从各种新闻媒体上看到由于网络成瘾引发的各种心理障碍疾病:情绪障碍、家庭矛盾、社会适应问题,甚至诱发有失足、轻生、犯罪等严重社会问题。难怪有人说计算机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甚至有人把一些网吧称为贩卖“电子海洛因”的场所。

如何看待网络?网络与学生心理健康有何关系?什么是网络成瘾?如何避免和矫治网络成瘾?本章的学习将给你满意的答案。

第一节 互联网与大学生

 一、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Internet)作为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把网民带入了一个真正的信息时代。今天网民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学习、购物,而且可以在网上交友、聊天、开会,甚至玩游戏、赌博等,互联网正在改变网民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天,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了网民的预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数为62万,1998年为210万,1999年为890万,到2001年12月31日止用户数已经达到3370万人(其中36.2%为18~24岁的青年人)。与其它媒体相比,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人人可成为接受者和发送者,具有双向性和多向性。互联网的内容良莠不齐,难以监控和筛选,但其超出想象的刺激性和娱乐性,又极易使人上瘾,对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大学生始终是新生事物的促进派,站在时代的前列,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在网络大潮汹涌而来的网络时代,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们自然也不甘落后,始终扮演着互联网忠实追随者的角色。从199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开始进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该统计包括我国互联网络上网计算机数、用户人数、用户分布等十几个方面,是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发展情况的规模最大、权威性最强的统计调查。到2003年1月,该统计已经进行了11次。在已经进行的11次统计中,青年大学生一直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大军。如在2003年1月公布的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我国共有互联网用户5910万。其中,18到24岁的用户占37.3%,在各年龄段中居首位;大专和本科文化的用户占53.7%,在各文化层次中占首位;学生用户占28.0%,在各类职业类别中占首位。
据市场调查公司Strategies集团的统计,64%的上网者上网后看电视的时间减少,48%的上网者的阅读时间也少于从前。尤其是Kraut等人的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会造成网民社会卷入的减少以及心理幸福感的降低,表现出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长期的痴迷上网,可能导致各种网络疾病。
研究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00年,香港一研究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香港大学生每星期平均上网五天,每次上网平均为2.5小时。2002年,上海市信息辅导服务公司的调查显示,上海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接触过网络的人数高达77%,其中经常上网的(指平均每周上网6小时以上)将近35%。大学生具有创造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等特点,但由于涉世不深、追求刺激、喜欢娱乐,自我控制力较弱,这些特点不但使他们成为互联网的极大受益者,也容易使他们沉迷于网络,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二、互联网的特征
(一)开放性。
(二)全球性。
(三)虚拟性。
(四)身份的不确定性。
(五)平等性。
 三、互联网的影响
 (一)互联网:一把双刃剑
历史证明,“技术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J·汤因比所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Sproull等人认为,网民把互联网作为从事社交活动的工具,他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同事、朋友、家人进行沟通,或者在虚拟社区、聊天室和网络多人游戏中与他人组成团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网民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
 Katz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互联网的使用能使网民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解脱出来,从疾病、社会称许效应中解脱出来,网络还允许网民基于自己的兴趣加入感兴趣的群体,而不是机械安排,从而会产生更多更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McKenna等人对网络虚拟群体的研究也发现,一些网络中的虚拟群体(virtual group)允许网民以匿名的方式与其他网民交流,这样网民可以把原来受社会称许效应影响而不能说出来的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还可以找到很多和自己在行为和想法上相似的个体,网民产生群体的归属感,增强了自我接纳。
在看到互联网的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其负面效应正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Stoll和Turkle等人通过研究证明,当网民坐在网络终端之前,通过缺乏社会交往(socially impoverished)的媒体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ed),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
Kraut等人对93个家庭的169个用户第一、二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进行了纵向研究,发现互联网会使网民的社会卷入(social involvement)减少,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降低,表现出孤独感(loneliness)和抑郁感(depression)的增加。Kraut将心理幸福感降低的原因,解释为社会活动的替代(displacing social activity)和密切关系的替代(displacing strong ties)。所谓社会活动的替代,简单的说就是网民用专注上网的时间取代了本来应该用来进行面对面社会活动的时间,从而导致社会卷入的降低,根据这一解释,互联网就像看电视、阅读、听音乐等非社会性的娱乐活动一样,会减少社交活动并导致心理幸福感的降低。所谓密切关系的替代,简单地说,就是指网民用低质量的网络人际关系取代了高质量的现实人际关系,同样会导致幸福感的降低和孤独感、抑郁感的增加。
互联网带来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还有:(1)网络犯罪。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黑客”或者恶作剧的精灵,进行破坏。Internet成为犯罪分子开拓的犯罪新领域,网络犯罪由此产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网络社会的公害。(2)传播色情信息。信息内容具有地域性,而Internet的信息传播则是全球性的、超地域的,这使得这一问题变得突出起来。因为色情信息和色情服务在某些国家的道德上是允许的,但互联网是全球共享的,这就使得某些国家道德上允许存在的色情信息能够无障碍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从而导致文化道德的冲突。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色情电子信息服务达几十万家,且有相当高的访问度,甚至高于访问学术网点的人数。我国也发现许多通过Internet传来的色情信息。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它对我国的危害更加严重。(3)网络文化侵略。国际互联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特别是某些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得相当普及的西方国家凭借网上优势,倾销自己的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这就加剧了电子空间国家之间、地区间道德和文化的冲突。(4)破坏国家安全。世界上存在着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是到处充满祥和与善意,一些国家通过Internet发布恶意的反动政治信息,利用信息“炸弹”攻击他国,破坏其国家安全。甚至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想出各种办法,突破层层保密网,直接进入核心的计算机系统的“神经中枢”,进行无声无息的破坏。
(二)互联网对人心理的影响
1、网络对认知的影响
认知是指感觉输入后的信息整合、归纳、储存和使用过程,即人们在某一特定的思考事物和感受事物的过程体现,网络对人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影响。首先,网络拓宽了人们的信息来源渠道,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加和扩大了信息量,缩短了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汇集信息的效率。网络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自我学习的途径和机会,为自我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同时网络对人认知也有消极影响,对某些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人来说,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扑面而来的信息会使他们眼花缭乱,无从选择,易造成信息“过载”,形成思维模式的非清晰状态。
2、网络对情感的影响
网络这个新生事物的出现会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因特网不仅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情感交流空间和场所,而且可以充分地表达和宣泄,这在现实中是无法做到的,现实中情感的表达必须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受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的制约,网络满足了人们情感表达的多样化需求,为人性中的本能宣泄提供了释放的渠道,对保持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是有益的,可以一定程序地避免情感的异常和迷失。
3、网络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与整体状况,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特质的总和。既包括外在行为及规律,也是人的心理与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在提倡个性化的时代,网络可谓是有意识地强化了人的自我意识状态,可以充分张扬个性,增强人们处理事件时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支配性。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与现实中发生很大的差异,网络中频繁地角色转换会使人们的人格统一性受到影响和破坏,知、情、意的和谐统一出现动摇,容易出现人格分裂倾向及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导致双重人格及多重人格的极端性表现,直至发生心理疾患。
4、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称网际关系、就是以网络和数字符合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作为易感人群,网络人际交往给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
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娱乐场所,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到这个“城市”去逛逛。在这个空间里不仅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E-mail(电子邮件)、ICQ(网络寻呼)、IRC(网上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板)、网络虚拟社区等方式进行聊天、交友、游戏、娱乐等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交往角色的虚拟性。用户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mail、IRC或是BBS的注册表或者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这种虚拟的角色,使交往双方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有一种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心理。
二是交往主体的平等性。互联网的发明者宣称,网络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显赫,但到了网上,你只不过是一个网民而已,同其他任何人一样无任何特权,大家都是平等的。
三是交往心理的隐密性。网上人际交往虽然可以通过文字来传情达意,但这种文字交流大多是经过刻意加工的信息,交往的心理也是经过包装的,这种“网交”无论持续多长的时间,网友之间也很难明白对方的“真心真意”。
 四是交往过程的弱社会性和弱规范性。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的身份、职业、金钱、容貌、家世等交际主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地位,在网上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全然不顾;在现实交往中要遵守的一些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中也不必遵守,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就可顺利完成网上人际交往。这种弱社会性、弱规范性的网络人际交往,容易使一些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和行为的约束,甚至放纵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造成非人性化的倾向。
五是交往动机多样性。异性间的情感交往是大学生网上交往的“主旋律”。异性效应在网上交往中不仅存在,而且表现得很明显。不少人上网聊天、浏览的潜在动机在于寻找异性,在追求休闲娱乐和心理享受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抱有相机觅友和调情的目的。
5、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时间阶段,如果大学生与集体、同学、教师、朋友、家人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会感到被人理解、被人接受,感到安全、温暖、有价值,从而心情会更加舒畅,性格会更加开朗,兴趣爱好会更加广泛,智慧会更加活跃,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网络世界的人际关系赋有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所不同的新内容、新特征。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意味着个体间的真正平等;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和确证,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了人的完善和发展。
另一方面,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更方便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关系,拓展了人们交往的手段和空间,使人们根据自己兴趣加入到某一网上群体,而且每个人都是以平等的身份进入网络的,拥有平等的交流权利,从而会产生更加协调的人际关系。由于网络技术创造了一个个体可以任意选择同时共享又彼此分离的宽松环境,缓解了面对面交往方式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加上“交互性”的重要媒体特色,能“使人们以极高的效率进行交流”。
但是,网络也带来了许多人与人之间道德情感日益淡漠、非理性行为激增、人格异化加剧等问题。在错综复杂、超时空的网络交往中,对交往主体来说,在现实中的是非感、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辱感、尊严感等被抛入了一个无边无际的虚空地带,由于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多维性、使得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意识失却了稳定的地基;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充斥使得主体的价值选择趋向盲点,这些都使得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的人群,缺乏基于道德、价值共识所具有的在情感、责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机制上的内在张力。因此,一方面是网际关系内在张力的贫乏,另一方面是网际关系外在维系的空缺,它或许是网络关系在充实润泽人的正向发展,却同时又设置种种障碍的人文原因。
对大学生而言,过于沉溺于网络人际交往也无助于其健康心理的养成。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的表情、性格、气质、姿势等都对人的情感与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是网络无法给与的。在网络社会中,人类终日与个人终端打交道进行网上交往,人类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人类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人成了数码化的存在(Digital Being)。在“人—机—人”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使个体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这极有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它心理健康问题。当个体整日盘坐在网络终端之前,或者通过这个社会情感贫乏的媒体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与现实社会相隔离,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许多学生沉溺于聊天室,广泛结交网友,但在现实的生活中,他们对自己的家人和同学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冷漠。他感受不到对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反应,有一种在与机器而不是与人打交道的错觉,往往会做出一些在现实生活难以做出的粗暴、无礼行为,甚至认为网络入侵、盗窃等犯罪也不过是敲击了几下键盘,点击了几下鼠标而已,没有紧张恐惧的犯罪感。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适

一、大学生上网的情况分析
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忠实追随者。那么,大学生上网都做些什么呢?
(一)信息查询。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Internet如同一个信息的聚宝盆,应有尽有。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多采信息赋予了网络无穷魅力,很多大学生正是把互联网看作一个庞大的信息库,而经常上网来寻奇觅宝的。这也正是大学生们上网最主要的目的。在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中的有关数字,也说明了这一点。
(二)收发邮件。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信箱的普及,Email作为一种能传递信息迅速及时、费用低廉的通讯方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书信而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每天开邮箱收发邮件已逐步成为当代大多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三)网上聊天。“白天带书上课,晚上带钱上网”。在网络上聊天交友,是大学生在网上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各式各样的聊天室是大学生漫游网络的第一个驻足之所,也是他们随后经常光顾的地方。2002年3月,江苏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经常上网的人数达80%,而这些人中只有15%的人上网是为学习,其它60%的人是上网聊天,25%的人则是上网玩游戏。聊天、交友、网友见面成了一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有的乐此不疲,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四)网上游戏。和游戏机或游戏光盘相比,在线游戏因其具有交互性,更加显得魅力难挡,因此,游戏网站也是大学生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有的大学生在游戏网站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甚至逃课逃学,严重影响了学业。当然,并不是所有大学生上网都以聊天或游戏为目的,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情况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很多大学生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来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相反却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仅武汉大学生上网率已高达80%,其中仅以网上聊天为重要目的者占84%。至于如何把网络与自身的专业学习、人生发展、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很多学生则是一片茫然
二、大学生上网心理
  (一)积极的心理需求
(1)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求新心理。互联网以其信息快、内容新、手段先进等优势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和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欲望。
(2)自由平等的参与意识与自我实现欲望。网络平等自由的氛围适应了当代社会中对自由、平等呼声最高的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种种现实社会的限制都消失了,只要参与进来,任何人都是互联网的“主人”,都可以在网上按自己的意愿和口味,虚拟社会,做自己想做的事。
(3)追求开放性和多元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源,各种文化、思想、观念都可以在这里争鸣。这就为大学生追求开放性和多元性的文化、观念提供了平台。
(二)消极的心理需求
(1)猎奇心理,追求感官刺激。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是猎奇,即追寻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了解,通过正当渠道难以获得的奇、艳事物或信息,并借以获得感官刺激。他们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的心理刻意去寻找一些色情、暴力信息。
(2)急功近利心理。网络信息的丰富与快捷使许多大学生把上网当作通往成功的捷径和有利条件。在他们眼里,网络就是商机,网络就是生财之道。同时,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误导 (包括网络上基于商业目的的信息误导 )也使大学生对“成功”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于是,电子商务、留学资讯、成才捷径、求职之路就备受一部分大学生的关注。他们渴望凭借这些信息省一些力气,走一步先棋,成为网络时代的成功人士。
(3)发泄欲求。在互联网上,大学生们可以比在学校里、家庭里更随便地发表自己的高见,抒发自己的爱与憎,表达自己的思想信仰,而不必担心会受到限制或承担责任。平时对学校不敢提、无处提的意见可以贴到BBS上去,平时对女同学不敢表达的感情则可以在聊天室里淋漓尽致地抒发。
(4)逃避现实的解脱心理。大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危机,诸如学习上的、感情上的、人际关系上的。同时,复杂的社会生活也会使思想相对不成熟的青年学生感到难以应对。但遗憾的是,部分学生在现实中受挫时,往往愿意到虚幻的网络空间去倾诉,互联网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一个良好的渠道和环境。
(5)虚拟的自我实现心理。强烈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群体的一个显著特征,虚拟的网络可以成为大学生实现自我的一个理想王国。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享受到网络特有的平等、自由、成功、刺激的感觉,学习与就业的压力、社会与家长的希望造成的心理上压抑与孤独,在网络上一扫而光;他们可以突破社会及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匡正与评价,轻松地实现从小梦想成为的侠客、富翁,可以在模拟战争中指挥千军万马搏杀疆场……。部分大学生上网为了玩游戏,在游戏获胜后有一种成就感。这是因为网络游戏能够部分在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
虚拟的自我实现心理还会导致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有些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真实涵义,往往意图在网络中“大展鸿图”,他们为了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大胆地制造网络病毒、盗用他人电脑信息,刺探他人隐私,非法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和诈骗,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严重的损失。如1999年4月,台湾地区一青年大学生, 将把自制的 CIH病毒输入国际互联网络,造成全球3000多万台电脑失灵。至今,CIH病毒每月26日还会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中发作一次,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6)焦虑心理。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担心自己的知识更新赶不上网络的发展,被新技术淘汰,而产生心理焦虑;另一方面,网络通道拥挤,传输速度缓慢,网上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与隐匿性、内容庞杂无序、良莠不齐的内容、访问速度太慢等缺陷,使大学生上网者无所适从,连连“碰壁”之下产生焦虑心理。
(7)自卑心理与抵触情绪。自卑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因而用失败衡量自己及未来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这种心理常见于那些初次尝试的大学生,当他们怀着兴奋与好奇的心理来到网上,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网络知识和检索技能,操作不熟练,英语水平有限,与身旁那些操作娴熟、进出自如的用户相比,差距甚远。在羡慕的同时会产生出某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初始的兴奋、喜悦之情自然被自卑心理所代替。还有些人,他们自己习惯于传统文献的检索、查阅程序,当他们面对上网查询这一全新的检索方式时,可能会产生一种以往的经验被抛弃,自己会落伍,被置于自动化系统之外的不安,因而产生一些抵触情绪。
也有人认为:迷恋上网实际上是大学生内心寻求理想化状态的一种途径,他们认为大学生活比想象中的有较大的出入,面对现实与梦想的冲突,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坐标,盲目寻求自己的精神寄托,一部分学生就开始“触网”。随着其上网时间不断延长,记忆力开始下降,对学习也逐渐产生厌烦感,而对于上网的渴望却逐渐加深。随着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加重,这些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更加严重,其表现为逃课上网,导致学业的荒废;对大学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漠不关心,进取意识减弱;性格孤僻,与周围同学关系紧张。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或者遭遇挫折的大学生,其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较弱,而网络的理想化和成就感恰恰弥补了现实的缺憾。随着这些学生上网时间的增加和对现实的漠视,其精神世界由于得不到充实,造成了对网络依恋的进一步加深。
应当指出的是,过多地依赖网络,将使亲自阅读书本、亲身实践、面对面交流弱化。因为网上提供的知识是有限的,它只给出“何时”、“何地”、“何事”等基本信息,这些都是结果,无法代替人们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必然造成知识匮乏、文化落后。而且,网上获得的知识是一种“快餐文化”模式,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知识更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声像多维一体化和高度图像化等特点,其结果造成人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抽象能力和阅读能力下降。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三、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一)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
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指因无节制地上网导致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其表现症状为:开始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随后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不上网则情绪低落、疲乏无力、外表憔悴、茫然失措,只有上网后精神才能恢复正常。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大多数表现为感情上迷失自我、角色上混淆自我、道德上失范自我、心理上自我脆弱、交往上自我失落,主要包括五类:
1、网络恐惧。大学新生特别是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或接触很少。当他们进入大学面对色彩斑斓的网络界面,看到层出不穷的各种网络书籍、电脑软件,瞧着周围的同学熟练的使用电脑,自由地浏览、聊天时,一部分学生感到害怕和迷茫。“怕”是怕自己学不会或学不好计算机操作,以至于不能有效利用网络来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成为“网盲”;怕自己学不好计算机而被他人嘲笑为无能或赶不上他人而落伍,“无能感”油然而生。“迷茫”则是因为五花八门的电脑书籍和软件使得他们眼花缭乱,不知道学什么。由此产生对网络的畏惧感。大学新生常产生这种网络心理畏惧,另外,一些对网络比较熟悉的大学生也有这样的障碍,他们对网络的畏惧主要是害怕跟不上网络的快速发展,怕掌握不了新的网络技术而被淘汰。这种恐惧会伴着大学生走过人生的四季。
2、网络依恋。长时间的沉溺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网络技术(安装各种软件,下载使用文件,制作网页),醉心于网上信息,网上猎奇,造成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依恋,导致个人生理受损,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受到严重影响。网络迷恋心理障碍包括这样几种类型:网络色情迷恋——迷恋网上的所有的色情音乐、图片以及影像;网络交际迷恋——利用各种聊天软件以及网站开设聊天室长时间聊天;网络游戏迷恋——沉迷于网络设计的各种游戏中,他们或与计算机对打,或通过互联网与网友联机进行游戏对抗;网络恋情迷恋——沉醉在网络所创造的虚幻的罗曼蒂克的网恋中;网络信息收集成瘾——强迫性从网上收集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堆积和传播这些信息;网络制作迷恋——下载使用各种软件,追求网页制作的完美性和编制多种程序为嗜好。在这六种类型中,网络交际迷恋者、网络游戏迷恋者、网络恋情迷恋者及网络信息收集成瘾者占大学生网络迷恋群体中的多数。
3、网络孤独。主要是指希望通过上网获取大量信息、网上娱乐、网上人际交往来提高或改变自己,但上网未能解除孤独(甚或加重了原有的孤独),或反而因为触网而引发孤独感这样一类不良心理状况。一些大学生(女生居多),由于性格内向,自卑,惯于自己承受心理负荷,心思敏锐,不愿意或不善于与他人交往,厌恶社会上那种虚情假意的人情来往。当互联网走进他(她)们的生活时,他们青睐于网上交往这种匿名、隐匿性别和身份的形式。常上网向网友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排解忧虑,讲自己的“心情故事”,这时他们觉得心情得到一定的放松,从网友那里得到了一定的心理支持。可下网后他们发现自己面对的依然是四壁空空的孤独,并且,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80%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身体语言)如眼神、姿势、手势等传达的,当那些善于通过这些身体语言来解读对方心理的性格内向者,试图借助网络来排泄自身的孤独时,网络所能给的只能是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所造就的书面语言,这使得他们感到网络对孤独抑郁的排解只是“隔靴搔痒”。
4、网络自我迷失和自我认同混乱。在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中,由于匿名性而隐去了身份,许多现实社会中的规范、规则、道德在虚拟世界中的冻结,大学生上网者在表现个人自我时,把社会自我抛得越来越远,甚至企图借助网络在现实社会中凸显自我,将自我凌驾于社会之上,网络黑客,网络犯罪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此外,某些大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愤懑不满,他们想通过上网发泄不满,逃避社会,希望在网上有一个“清洁”的交往环境,构建一个良好的自我。然而网上充斥的色情图文、脏话、无聊的帖子、庸俗的话题,使他们在对社会产生失望之后又对网络产生了失望。
5、网络沉溺综合症 。匹兹堡大学的Kimberly Young最早对互联网成瘾现象进行了研究。她设计了下面一系列问题,通过调查对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判断其是否患有“互联网依赖症”:
        你是否着迷于互联网?
        为了达到满意你是否感觉需要延长上网时间?
        你是否经常不能控制自己上网、停止使用互联网?
        停止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你是否感觉烦躁不安?
        每次在网上的时间是否比自己打算的要长?
        由于互联网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者职业机会是否受到影响?
        你是否对家庭成员、治疗医生或其他人隐瞒了你对互联网着迷的程度?
        你是否把互联网当成了一种逃避问题或释放焦虑不安情绪的方式?
        在上面八个问题中,如果被调查者对其中的五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Kimberly Young就断定他已经患上了互联网依赖症。结果在600名调查对象中,2/3符合互联网依赖症标准。这些人平均每周花费在网上的时间为38.5小时,既不是为了参加网上的学术活动,也不是为了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与一周的工作时间基本一致,但只有8%的人是从事高新技术工作。
这项研究还表明,“依赖型”和“非依赖型”上网者的不同,并不是仅仅指网民每周上网的时间,更主要的是在网上利用时间的方式。在依赖型上网者中,35%的时间用于聊天室,28%的时间用于多用户互动游戏;而在非依赖型上网者中,55%的时间用于接发电子邮件和万维网,24%的时间用于查阅网上图书馆、下载软件等其他信息的收集上。
(二)网络性心理障碍的特点
1、病症发现的隐蔽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是人类进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后高科技环境下的产物,是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而出现的新疾病,是网络用户在现实环境和网络的虚拟环境的巨大反差下形成的特殊心理状态。因此,对于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认定本身就存在诸多的困难。患者自身也很难意识到自己已经患有此种病症,其周围人员也无法在患者患病初期进行确认。一般网络心理疾病患者的发现都是在中后期,而网络性心理障碍一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患者的心理发生严重的扭曲,极易做出对自身健康和社会安全构成危害的行为。
2、生理疾病的并发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网络的虚拟环境中而形成的心理疾病,是以长时间上网为基础的。上网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这些改变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诱发多种生理的并发疾患,如心血管疾患并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显示屏,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消耗过多,未能及时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质,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所以,网络性心理障碍与以上因长时间上网而产生的生理现象又统称为互联网络成瘾综合症。
3、治疗手段的模糊性。网络性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在于人脑的潜意识发生了病变,其特征业已突破了传统心理疾病的特点,因而现代医学的各种医疗手段和心理学的理论并不能彻底地治疗此种病症。同时,网络性心理障碍涉及计算机科学、医学、心理学和思想政治学的范畴,所以,很难单纯依靠医务人员或心理专家单方面来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而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对此种疾病的认识也只处于起步阶段,尚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必须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现实是,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没有受到系统的计算机和心理学教育,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加上繁忙的工作和家庭负担,不少人很难抽出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对此也就无能为力。
4、预防和治疗的紧迫性。许多心理障碍(包括网络性心理障碍)都是文化抑制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所受的文化禁忌越深,内心的冲突也就越强烈。因此,大学生上网过多,就很容易形成网络性心理障碍。随着网络在高等院校的普及,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患者将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及时、效果不理想,就会导致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蔓延。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克服
1、正确的网络认知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网络观,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充分明确网络是工具,而不是生活,把它作为广大青少年学生传递、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学习、掌握知识的有力手段。通过网络就如同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等媒体一样吸取知识,应以健康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关系。同时,要面对现实,积极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排遣消极情绪的工具,用上网等来麻醉自己。
其次,要充分认识“网络成瘾症”的危害,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很多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孤独、宣泄消极情感、缓解学习压力、满足成就感、追求时尚等,殊不知“借网消愁愁更愁”,上网不但未达到以上目的,反而成了生活的依赖,其上网行为潜移默化中强化,最后形成“宣泄消极情感—— 上网—— 注意力从现实中转移—— 身份虚幻—— 忘记现实烦恼—— 回归现实—— 孤独、烦恼—— 宣泄消极情感”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形成消极的条件反射,不知不觉在上网中兴奋不已,何以解忧,“惟有上网”。殊不知,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为此,要理性认识网络成瘾的危害,当断则断。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你自由徜徉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游戏或获取信息时,网络垃圾也许正在对你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误导作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青少年学生在享受其带来恩泽的同时,身心同样在承受着负面效应的影响:网络孤独与网络越轨,认知麻痹和消化不良,网络焦虑与网络成瘾,行为过程、情感、意志过程的影响,对性格、自我意识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虽不象海洛因、摇头丸等毒品那样会危及他们的生命,但首先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质量下降以及免疫功能变弱;然后慢慢吞噬他们的心理和思想,严重地扰乱学习和生活秩序,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家庭带来灾难。
2、自律与自我管理
自律有两层含义:其一,自律总是与自由和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即要体现出人格尊严和道德觉悟,而不是被内在本能和外在必然性所决定;其二,自律是指自做主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自律才能既充分体现其自尊、自主与自由,又充分培养其自我控制力,养成良好的“慎独”习惯。在网络社会里,由于信息含量十分巨大,各种文化与价值理念交织纷纭,各种论断莫衷一是,各色诱惑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又是一个充满自由的社会,缺乏非常强大的外在约束。面对这一虚实难辨、是非难断却又无明确而强力约束的多彩世界,大学生会因认知偏差或侥幸心理而产生心理困惑与矛盾,以致产生各种各样的网络心理问题。
在缺乏较强他律或几乎难以感受到较为直接的他律影响力的网络社会,自律的重要性与意义显得尤为突出。一个缺乏自律的人不可能是一个自尊自重的人,也是一个不能获得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人。大学生应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保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规律,控制上网时间。同时,要勇于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积极面对现实,应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从网络的迷恋中解脱出来。
上网之前必须制定一个粗略的计划和目标,有意识的给自己限定时间,不断培养自制力。在上网之前,三思而后行”, “每次花上几分钟时间仔细想一想“我要上网干什么”、 我准备 “上网多久”等问题,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甚至可以把具体要完成的任务、上网时间等列在一张小纸片上。不要认为这几分钟是多余的,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你进入网络后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至于丈二和尚—— 摸不着头脑,也可以有效地控制你的上网时间,不断培养你的自制能力,抵制网络上的各种诱惑。
3、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由心理辅导者指导,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个体心理辅导理论与技术,就团体成员面对的心理问题与他们共同商讨,提供行为训练的机会,为团体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使每一位团体成员学会自助,以此解决团体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障碍,最终实现改善行为和发展人格的目的。
团体心理辅导把求询者放入辅导与治疗团体中,建构一个群体环境。在团体中,网络心理障碍者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团体中的其他人有着相似的忧虑,甚至比自己还要严重,有着许多相似的情绪体验,从而降低心理上担忧与焦虑程度。由于“同病相怜”,他们的心理认同感很强,群体归属感增强,他感受到社会和心理的支持,服从群体的从众行为增加,群体的稳定性提高。在团体中,网络心理障碍者在讨论交流等相互辅导活动中意识到他们不论是在交流解决问题、探索个人价值、人格形成还是发现他们的共同的情绪体验上,同一团体的人都可以提供更多的观点,并分享团体中的共同资源。而且,在团体辅导的环境中,求询者之间潜在的存在着情绪、态度和行为意向的互动、相互感染的群体氛围和群体压力,存在着成员之间的模仿与监督,这些有利于网络心理障碍者健康心理的获得与稳固,有利于障碍者坚持行为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团体是社会的缩影或反射,是一个“微型社会”,因而它为网络心理障碍者提供了一个人际交往行为训练的练习场所。在团体相对安全的氛围里,网络心理障碍者共有的或相似的情感、人类行为以及一些态度如对抗、恐惧、怀疑、孤立都可以被辨别出来并加以讨论;辅导师所提供的行为训练的理论与操作技巧指导可以在这里得到检验、反复练习和强化,这样健康的态度和行为更加容易习得和稳定下来,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4、 适应网络时代特点,改进高校教育与管理。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种网络活动,自身装备“网络心理健康防火墙”,使大学生自觉地维护和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高校应该帮助建立各种团体,在学生参加团体组织的活动过程中,满足他们被接纳、关爱和归属的需要。为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高校还应制订《上网学生行为规范》及《大学生上网违章行为处罚条例》,加强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一旦发现网络违法行为则严加处罚。

第三节 网络成瘾及其对策

 一、网络成瘾概述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
1、成瘾
“成瘾”(addiction)一词最初仅用于药物依赖,比如成瘾者对酒精、咖啡因等的依赖。这些药物成瘾,都具有相应的生化机制和明显的生物学效果。与此同时,药物成瘾也具有心理因素的成分。多数的致瘾药物都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生物体的生理活动,并通过心理活动表现出来,比如兴奋剂。因此,药物成瘾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药瘾,一是心理药瘾,而其中心理药瘾的破坏性影响更大,持续作用时间也更长,更容易受到适宜环境影响,而唤起成瘾者的心理渴求。
2、行为成瘾
随着研究的进展,在药物成瘾之外,人们还发现在一部分人身上存在着过度沉湎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的行为,而在这些行为中并不像酗酒和吸烟那样包括药物的摄入。这些成瘾行为,可能并不涉及任何具有直接生物效应的物质,而是以某些有强烈心理和行为效应的现象为基础。因此,行为科学研究者对应于药物成瘾提出了行为成瘾的概念。“成瘾”是指一种异乎寻常的行为方式,由于反复从事这些活动,给个体导致痛苦或明显影响其生理、心理健康、职业功能或社会交往等。
3、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这些网络成瘾者与赌博成瘾者非常相似,均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冲动失控,导致上网者学业失败、工作表现变差、婚姻不和谐甚至离异、网络欺诈、诱发犯罪等弊害。美国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Goldberg首先提出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 (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通常简称为网瘾、网痴或“网络成瘾”。
(二)网瘾症的基本类型
“网瘾症”的类型五花八门,具体表现也有明显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色情成瘾,指上网者迷恋网上的色情音乐、色情图片、色情影视、色情笑话以及网络色情文学作品等。有专家指出每周花费11小时以上用来漫游色情网站的人,就有色情成瘾的嫌疑和倾向[6]。
二是网络交际成瘾,指上网者利用各种聊天软件、网站的聊天室或专门交友网站进行人际虚拟交流,甚至发生网恋、网络黑交易、发表反动或愚昧言论、网络欺诈与愚弄等错误行为甚至诱发犯罪。
三是信息超载成瘾,包括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大量垃圾信息。这种行为没有预先的计划和目的,耗费时间,是纯粹的盲目行为或网络生活怪癖。
四是游戏成瘾,这在许多大、中、小学生中是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网络游戏数量大,花样多。不仅有一些互动性很强的智力开发游戏,而且网络上也存在有不少的血腥暴力、反动愚昧和色情游戏。五是视听成瘾,这在青少年学生中仍然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在网络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光顾“音乐在线”网站和“在线影院”网站,沉溺于网络音乐和电影资料的阅览。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发现,“网瘾症”患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而且大多数人在对互联网上瘾之前,常有其它方面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结论,“网络成瘾症”患者往往同时具有以下一些人格特征或行为表现:喜欢独处,敏感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缺乏社会交往,不服从社会规范,学习或工作表现较差,自信心严重不足,自卑感心理倾向重等。
(三)网瘾症对心理的危害
网瘾症对网民心理的正常发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交往方式错位。网民的行为往往在虚拟情景或虚拟情形下进行,这是一种技术性的“人———机式交往”, 不是一种人性化的真实的人与人交往。这种情况如果长期下去,就会影响或改变网民的正常交往方式,导致真实的人际交往萎缩,产生畸形的人际交往行为。
(2)人性异化。沉溺于网络中的群体,关注并满足于网络世界的虚幻环境,就会渐渐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等心理现象,进而导致数字化的“虚拟人格”。
(3)自我迷失。网民的自我系统中,有三个“自我”:即真实自我、实现自我和“虚拟自我”。这三者有时相互冲突,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结果有可能导致出现多重人格问题。网络有整合世界的功能,同时也有分裂自我结构的作用。
(4)道德失范。网络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缺乏约束与监督。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无拘无束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行为披上了漂亮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世界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现象的发生,在网上做出一些平时不允许或没有胆量做的明显不道德行为;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虚拟性爱、浏览网络色情影视、恶意攻击网络运行(即黑客行为)等。
(5)技术崇拜。网络成瘾实质上也是一种网络资源迷信,即“信息人”的上网成瘾或技术成瘾,是一种包含人机交互作用的非生化成瘾症,与吸烟、吸毒等依赖物质的成瘾症现象有着迥然的区别。
(6)社会功能退化。部分网民往往一有时间就去上网,参加社会活动越来越少,人与人真实的互动时间太短,对社会缺乏了解与认同,导致社会经验缺乏、适应能力减退。此外,网瘾症还是一种比较独立的心理和行为综合症,它可以伴随诱发其它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常常伴有以下情况[7]:(1)品行障碍。在品行障碍的表现中,说谎、出走、网恋、游戏成瘾行为可以说是较突出的障碍行为之一;(2)人格障碍。一些分裂型人格障碍或其它人格障碍者,常常表现为对“网络人生”产生精神依赖,这与人格障碍者的人际关系困难有关;(3)情绪障碍。抑郁、孤僻不一定有典型的抑郁综合症表现,网络成瘾行为与许多情绪障碍者结合后形成类似于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症状;(4)心理应激反应。网络成瘾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心理应激的反应和应付挫折与压力的手段,以缓解应激带来的情绪紧张和自我挫败感;(5)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精神分裂症前驱阶段可以表现为网络成瘾症伴同社会功能的受损、人际关系的困难、存在价值的否定、虚幻事物的突现等。这些心理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我人格力量的发育不良或蜕变,网络成瘾症也不例外。
二、网络成瘾的心理障碍
从收集的国内外研究网络交往的资料和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过度沉迷于网络交往(网络聊天室、网恋、网婚等)的大学生容易患上网络综合症,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疾病正在吞噬着上网者的身心健康,削弱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使其对网络产生依赖,缺乏恒心,产生惰性等,引起情感自我的迷失,不喜欢与身边的人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并导致学业出现问题。过度沉迷于网络交往,还可以使大学生的集体与社会归属感消失,心理幸福感降低,孤独感与抑郁感增加,在现实世界交往中产生人际关系障碍,对现实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一)网络上瘾症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第三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卫生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网络成瘾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6.4%的网络成瘾者,钱教授的取样调查发现,被试大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学习或与网友聊天,其次是收发邮件、游戏及影视音乐等娱乐。被试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或网络的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势。网络的魅力对于一些青年人是无可抵挡的。“网络对人的影响,我体会较深的是,人在网上玩久了后会对它有依赖感,就像抽烟,时间长了会上瘾”,一位在高校附近网吧中已连续上网一昼夜的大学生这样说。很明显,他已犯了一种被称之为“网络上瘾症”的心理疾病。据悉,全球2亿网民中有1140万不同程度地患有上网成瘾症。上网成瘾也表现在沉溺于网上交往。中国科大校园网Love版上一篇题为《虚无的恋情》中写到:“那时我整天泡在茶室里,像吃了鸦片一样,极上瘾,午饭都省了,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神经衰弱了。”恋网成瘾会导致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缓,甚至会出现自残意念和行为。据报载,复旦大学一学生因上网过度而致休克。由于互联网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信息内容丰富有趣,包罗万象,多彩多姿,引人入胜,网络对于易于接受新事物而且求知欲望强的大学生来讲,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笔者问卷调查数据中可以显示:66.7%上网5-8小时/天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能缺少它”;11%上网时间为5-8小时/天的大学生有时不上网会失眠;12%的大学生上网时间为5—8小时/天以上;22.2%上网5-8小时/天的大学生不上网时会觉得空虚;5.6%上网5-8小时/天的大学生不上网会觉得烦躁。这些数据说明,很多大学生一旦上了网就下不了网,这种吸引力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容易产生“网络上瘾症”。
(二)网络孤独症  “人—机”关系对大学生的现实的人际关系会造成冲击。由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网上与人交往,大学生同外部世界进行沟通联系主要通过“人—机”系统,这种以机器代理交往的方式不可避免地要破坏和剥夺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模式,从而破坏人们在心理和感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平衡,使人们深深地陷入一种高频率沟通掩盖下的不可改变的,仅仅与机器打交道的孤独或冷漠。由于网络交往的广泛性、间接性、安全性、隐蔽性,人们就会被网络交往所吸引,过度沉溺于网上交往的大学生由于可以在网络世界里毫无拘束地放纵自己的感情,自由地与人交往,人们避害就利的心理促使大学生将现实世界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网络孤独症与网络成瘾症非常类似,只是前者更多表现出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后者侧重于生理和认知方面的障碍。但是,网络成瘾者也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网络孤独症患者则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生理障碍。网络孤独症多发生在性格内向者身上,其典型症状是: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寡言少语,情绪抑郁,社交面狭窄,人际关系冷漠。他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度过,对自己不再有任何控制,表现出逃避现实的心理现象。他们越来越呆在网上,和同学、朋友与家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大学生可能在网络交往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减少与现实世界同学、朋友与亲人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这就极有可能导致现实世界人与人关系的疏远,使家庭成员、邻居之间、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导致个人现实人际关系的隔阂与疏远;个别大学生还会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从而大大减少了大学生与人们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活动。于是,他们丧失了现实社会交往的技能,甚至有意识的逃避现实社会的交往,造成与现实世界的隔离,情感趋于冷漠;特别是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就会更倾向于到网络中寻求安慰。在网络世界里,一切都比现实世界自由,容易使人放纵自己,不再关心现实世界,自我封闭起来,有些大学生一旦离开网络,回到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就会感到不适应,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问题,心理上出现强烈的孤独感,也即所谓的“网络孤独症”。另外,从对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状况调查显示,每天上网5-8小时的大学生有12.5%不愿出门接触同学或热闹的人群,有9.2%与身边的人在一起不愉快,有10.6%不能与身边的人发生亲密关系,有11.2%对身边的人和事不感兴趣,有16.7%心情不好时宁愿上网也不愿找好朋友或家人倾诉。把他们与不经常上网者进行同样问题的调查相比,以上比例明显偏高。
(三)网络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处于抑郁状态中的大学生,看到的一切仿佛都笼罩着一层暗淡的灰色,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常常感到精力不够、注意力难集中、思维迟钝,同时伴有痛苦、羞愧、消沉、自怨自责、悲伤忧郁的情绪体验。自我评价偏低,对前途悲观失望。处在抑郁状态下的大学生常常精神萎靡不振,缺少青少年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对生活失去广泛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感觉迟钝、容易疲劳,自我封闭,严重者甚至会轻生,从而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上网时间长了以后,下网后的确有一部分学生有轻重不同的抑郁症状。从对上网5-8小时/天以上的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上网后“闷闷不乐、心情低落”占5.6%;“昏昏欲睡、不愿去上课、学习”占38.9%;“不愿回到现实中,感觉失落、情绪低沉、什么也不愿干”占5.6%;“懒得见人,对干什么事都嫌麻烦”占5.6%;“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占11.1%;“早上不愿起床,心绪不宁”占16.7%;“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不感兴趣了”占11.1%;“感到自己没什么价值”占5.6%。美国的心理学学者Kraut的研究也发现:“互联网会使网民的社会卷入减少,心理幸福感 降低,表现为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
(四)人格障碍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谢海光主编)一书中的作者认为沉迷于网上交往者会逐渐脱离现实世界,易于形成人格发展障碍。很多热衷于网上交往者总是带着希冀,希望从网上得到自己想得到而现实中又无法得到的东西,他们在“现实中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满怀失意。他们在网上寻找的是自己的理想,寻求的是一种虚拟的价值实现和幻想的成功。”他们“在网络世界里不顾一切地宣泄,展现出现实中压抑着的自己。”他们上网时无法意识到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或者根本就不愿意去面对。“他们选择的是逃避,选择的是暂时的满足”。[1](P105) 另外,热衷于网上交往者在性格上有一些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表现为疑心和懒散。网络的虚拟性、交往角色的匿名性、隐蔽性使得交往对方往往存在虚假的一面,易引起交往双方的怀疑和不信任。长此以往就会影响人的性格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上交谈时,人会退化,而且这一切都非常的简单。在互联网上通常有三种退化:热情、性骚扰和特别的大方和开放。”另外,“网上虚拟身份的使用常常将人置于白日梦的状态,一个卑微的人可以将自己扮演得很伟大,一个一无所成的人可以将自己装扮的硕果累累。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在网上可以化为零”。过度沉溺于网上交往还可诱发各种人格障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攻击型人格障碍。由于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网民认为无须对自己的言行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言语上非常直接坦率,道德自律性差的网民甚至有违法犯罪和不道德的行为。很多生活中的“名人”都遭到过网民毫不留情甚至是非常刻薄的批评,极端者还遭到人格名誉的贬损、诽谤和人身攻击,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有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点,并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从对大学生的网上交往道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上网的大学生在网上交往中都有网上攻击性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对每天上网3-5小时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网上会讲淫语、秽语或骂人”占21%;“在网上攻击、侮辱或诽谤某个人”占13%;“在网上泄露他人的个人隐私”占35%;每天上网5-8小时的大学生,在网上有过网络犯罪行为(如网络诈骗、发布虚假信息、散发病毒、偷窃信息和数据等破坏活动)的占5.6%。
另一种是双重人格障碍。一般而言,一个人应该在不同生活场景中表现出自己统一的人格特点。而由人格分裂引发的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是指一种心因性心理障碍。其特征是同一个人具有两种或多种人格身份,在不同时间与地点交替出现。部分网民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网民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网民都经常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或时而张三、时而李四、时而又王五的多重角色。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性别进行持久的交流,也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对自己的心理和他人的情感都会产生伤害,易引起交往双方的互相怀疑和不信任。据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61%上网时间5-8小时/天的大学生上网时用真实性别。这说明有39%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网上交往中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性别或不愿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性别。但是,在网上虚拟交往中只有1%的大学生沉迷于性别变换的游戏中,他们喜欢在网上玩性别错置的游戏。另据一次随机调查,46%的男性网民承认自己曾在网上冒充过“淑女”,其中86%的人承认曾利用女性角色“勾引”过男性网民。[2]如:男生往往以纯情少女的面目在网上出现。这主要出于好奇,但也有人在现实中很难交到知心朋友,故改换性别到网上去吸引朋友。专家认为,热衷于这种行为的学生在现实世界反应退化,甚至无法与人正常交往,容易罹患新型的社交障碍症。
三、关于网瘾的矫治
对于网络成瘾症的预防和矫治,主要在成瘾者自身,其次是群防群治。
  首先,矫治网瘾,关键在于学生个人真正下定决心戒瘾,制定一个戒网期,并做好自我调节,自我节制,采取坚决措施,远离网吧。对新环境的某些暂时困难,一要坚定信心,做好个人调适。学习生活中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如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新学科知识学习、各种文体活动,用一切办法转移注意力,增加替代性活动,在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中充实自己。在个人戒断网络游戏过程中,要有防止复发的对策,从而成功渡过反复期。 对于中、重型网络成瘾者,应采取心理咨询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治疗主要有精神分析治疗、厌恶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应由心理医生实施。药物治疗可试用抗抑郁、抗强迫药物或抗焦虑的药物。
其次,网瘾的成功戒断必须借助外力。
学校的系、班级,特别是学生宿舍应该是帮助矫治网瘾症最有力的单位。同班同学面对面,互相了解,对过频过度上网的人一目了然。因此,班干部和同学应该对具有网瘾的同学充满同情心,不能歧视,更不应疏远,任其自然,而应耐心细致地进行劝阻,对重点对象“一帮一”,帮他脱离“苦海”。高校应在各项活动中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在班级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的环境。要使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网络注定要改变我们的生活,但不能替代生活。戒网瘾是戒掉对网络的不当使用或不良习惯之瘾。学校应根据现实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对全体学生进行网络成瘾症的预防教育,包括组织专刊专题宣传,对少数学生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和心理救助,这样才能构筑一条学生身心健康的保障线。

关闭窗口

 

南华大学 教务管理在线 图书馆 就业信息网 人力资源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教育部 人民网


Copyright © 2018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 湖南 衡阳 衡祁路228号  邮编:421001 电话0734-8282510 邮箱:jgf@us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