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各学科国际化发展和本科教学国际化进程,助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025年春季学期南华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经过精心筹备,选派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数理学院48名优秀本科生参加澳门大学“跨学科——人工智能、经济和工科培训课程”专题(线上+线下)研学项目。我院15名优秀学子于2025年7月28日-2025年7月31日赴澳门大学参加为期四天的第三批线下跨学科专题课程培训活动。

图1 南华第三批研学团师生在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合影

图2 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师生合影
7月28日上午,澳门大学持续进修中心主任刘丁己教授在澳大E4楼1051室致欢迎辞,热忱欢迎南华学子赴澳大研学。他期待同学们通过未来几日的专题讲座、校园探访和展馆参观深度感知澳大的学术积淀与澳门多元文化魅力。带队教师团对澳大的周密安排致谢,并从安全守纪、学术观察、文化比较三方面对学生队伍提出研学要求。

图3 澳门大学持续进修中心主任刘丁己教授致欢迎辞
在澳门大学的线下研学课程中,同学们展现出令人欣喜的学术热情与参与精神,尽管专业术语的辨析与全英文授课的语言挑战不时出现,但同学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迎难而上。李振国教授在“中国绿色经济、绿色贸易及国际影响”专题中提到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双重性促使同学们开始关注碳交易、ESG投资等新兴领域;吴晓伟老师在“人群智能和系统对人工智能的支持”专题中颠覆了大家对“人机竞争”的认知;杨丁奇副教授在“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专题中促使大家开始思考技术赋能下的城市治理革新方法;幽默风趣的杜立副教授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隐私和资料保护”专题中用各种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隐私保护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安全屏障,更是社会信任体系构建的核心纽带。这些多角度多主题的讲座拓宽了大家的知识边界,也展示了前沿学科的内涵与应用价值。在与授课教师的全英文互动问答中,同学们的英文听说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锻炼,沟通表达的流畅度与自信心也随之提升。
除此之外,澳大校园里融合了岭南与南欧建筑风格的连廊、葡澳特色的石砖、书院式住宿、“博雅之璧”雕塑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澳大校史长卷、图书馆藏品及南华与澳大学子之间的深度对话也一同构建起同学们对澳大精神图谱与发展生态的立体认知。

图4 澳大校园导赏
7月31日下午研学收官,48位同学分为7个小组展开小组总结汇报。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代表队表现亮眼,由会计ACCA、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法学专业学生组成的跨学科小组围绕“绿色经济引领下的循环经济转型:智能供应链与社会包容性的协同实践”主题展开分享,在小组汇报展示中脱颖而出,获评最佳报告小组和教授推荐信。

图5 最佳报告小组成员与杨丁奇副教授合影

图6 结业仪式
结业仪式上,双方代表共贺线下研学活动圆满收官。师生们带着学术交流的感悟和中西融合的文化体验满载而归,此次活动既是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落地,亦为两校深化合作、赋能学生成长的创新实践,愿校际情谊在学术共融与人才共育中续写新篇。